首 页 单位简介 工作动态 机构组成 党群工作 科研发展 防病知识 政务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工作动态 >> 健康提示
当心!当心!布病食源性感染
2020-09-18 16:17  来源:非传染病预防控制室

  「导语」近日,兰州布氏菌抗体阳性事件,再一次将“布病”引入人们的视线。人类接触、屠宰、加工带菌动物或食用病畜禽及其乳制品时,均有可能被感染。而不恐慌、科学预防是关键。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过去常见于牧区,每年春夏之间高发,与动物产仔季节有关。布鲁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多形球状杆菌,由6个种、19个生物型组成,其中引起人类疾病的有羊、牛、猪和犬布鲁氏杆菌。

  布鲁氏杆菌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布病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已知有60多种动物可被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3周,最短仅3天,最长可达一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因食用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奶和肉、内脏等经消化道感染布病。

 

 

  主要症状为发热、多汗、骨关节和肌肉疼痛、乏力、头痛,部分患者还伴有心悸、神经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等症状,民间俗称“懒汉病”。该病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抗菌治疗。只要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绝大多数完全可以治愈,如不及时或不按疗程规范治疗,容易转为慢性病。当怀疑患了布病时,应及时到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咨询检测,如确诊为布病,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布病食源性感染呢?

 

 

  ● 源头控制,避免布氏杆菌污染的肉品流通

  『 养殖户 』

  养殖户要密切关注羊只的健康状态,尤其是出现流产的母羊,要做好个人的防护措施,与羊接触时要戴口罩和橡胶手套。同时,要及时为羊群接种布病疫苗。养殖户要做到科学养殖、规范屠宰。养殖区与生活区要分开,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处理,清理圈舍要湿式作业,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气溶胶传播。

  购买牲畜要检疫,饲养牲畜要免疫,严格控制病畜流动,避免患病和未患病的牲畜混养。严禁徒手直接接触病畜流产物和死胎,病畜流产物、胎盘等应消毒或焚烧后,挖坑深埋,病畜要及时扑杀处理。

 

 

  病畜是人际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养殖场、交易场所应切实加强综合防疫、检疫管理,落实布病的监测、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杜绝病畜进入流通环节。养殖环节需加强圈舍消毒,尤其要加强分娩等环节消毒管理。

  『 职业人群 』

  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等从业人群,要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橡皮围裙、帽子、口罩、胶鞋和线手套等,严禁徒手抓拿流产物,对病畜流产物要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严禁食用。

 

 

  易感染布病的职业人群

  『 消费者 』

  消费者日常所需肉类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如想吃烤肉、涮肉,最好到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馆、饭店,尽量少去或不去街头小摊。最好购买检验检疫合格的牛羊肉。

  ● 街头羊奶现挤现喝,小心中招

  不喝生羊、牛奶,奶及其制品要彻底消毒食用。切勿相信刚挤出来的羊奶新鲜有营养好消化的谣言,导致布氏杆菌感染。国家相关规定,现挤羊奶是不允许直接销售的!因为挤奶人是否持有健康证,羊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羊奶是否安全卫生。

 

 

  只有经过专业的巴氏消毒法或超高温灭菌法,才足以有效杀灭奶中的布鲁氏杆菌。而且布鲁氏杆菌在外界环境的生活能力较强,在4摄氏度奶油中可存活6周,冰冻奶制品中可存活30天,新鲜奶酪中可存活50~100天,在水、干燥土壤、动物皮毛、乳类制品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因此,饮用新鲜羊奶有感染“布病”风险。

  提醒家长朋友们:不要轻易购买走街串巷小商小贩的新鲜羊奶! 

 

 

  ● 烧烤、涮锅等,勿食半生牛羊肉

  布氏杆菌不耐热,加热至80℃约30分钟或加热到100℃几分钟即可杀死,所以,要确保不吃生的或半生的牛羊肉。在吃烧烤的时候,凡接触口腔的部分最好都要加热消毒。食用涮羊肉、烤羊肉等制品,要彻底涮熟、煮熟、煮透以后再食用。

 

 

  ● 公勺公筷,生熟分开,切莫大意

  吃涮锅时,一定要使用公用筷子,一定要把牛羊肉烤熟、涮透后再食用;家庭加工过程中案板、刀具等做到生熟分开。

 

 

  ■ 加工烹饪过程中戴手套并注意生熟分开,生的牛羊肉需加工熟透后再食用;

  ■ 胎盘是病畜含布鲁氏杆菌最多的部位,尽量少吃,最好不要自己加工烹饪;

  ■ 买生肉回家,最好戴手套进行清洗切割;

  ■ 身体有外伤时,尽量避免伤口接触生肉。

  在日常生活及生产过程中要做好防控。养成良好的卫生及饮食习惯,注意饭前便后洗手。一旦出现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相关信息

帮助信息 | 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越道6号   电话:022-24333453   邮编:300011
津ICP备11005889号-4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385号  网站技术支持:津云(022-23601701)
政务服务热线: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