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简介 工作动态 机构组成 党群工作 科研发展 防病知识 政务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防病知识 >> 非传染病 >>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俗称的癌症,它是将近一百多种相关疾病的统称。当身体内部的细胞发生突变后,它会不断地分裂,不受身体的控制,从而最后形成癌症。在我们人类的身体中,所有的器官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这种有序的过程可以保证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但是,如果秩序出现混乱的状态,比如细胞异常无限地分裂增殖下去,那么这些额外的大量细胞就会形成肿瘤。恶性的肿瘤细胞可以侵犯甚至破坏相邻的组织和器官,而且,癌细胞可从肿瘤中穿出,进入到血液或者淋巴系统,这就是癌症如何从原发的部位播散到其他器官形成的继发肿瘤,而这个过程就叫做肿瘤细胞转移。多数的癌症就是根据它们起始的器官或细胞的类型来命名的。在我国,有十大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胃癌、食管癌、肠癌、肝癌、乳腺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癌、宫颈癌、鼻咽癌。近年来,天津市居民健康状况报告显示,我市居民死亡前五位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胰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60%以上,我市居民新发前五位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肝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50%以上。
  肺癌:
  肺癌又称支气管肺癌,指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或肺泡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据估计,我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53.6万例,因肺癌死亡47.6万例,并呈上升趋势。我国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通过肺癌早期筛查来提高早期肺癌占比并进行早期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最主要的措施。
  主要危险因素:
  1.老龄化:肺癌发病风险在40岁后随年龄的上升而显著增加,男性发病风险高于女性。
  2.吸烟: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80%以上的肺癌患者有吸烟史。
  3.患有慢性肺部炎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纤维化: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综合17项研究后,明确提出:肺气肿、肺炎、肺结核和慢性支气管炎分别使患肺癌的危险提高了144%、57%、48% 和47%。
  4.职业暴露于石棉、氡、铍、铬、镉、镍、硅、柴油废气、煤烟和煤烟灰等。上述物质均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Ⅰ类致癌物。
  5.室内外空气污染物暴露:长期处于大气污染环境中,肺癌发病率上升,室内煤炭燃烧排放物及烹饪油烟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与肺癌发生存在因果关系。
  6.肺癌家族史:研究表明,肺癌风险随着患肺癌的亲属等级和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推荐预防措施:
  1.控烟:吸烟者戒烟,戒烟越早越好;推进控烟立法及有效执行,不吸烟者减少二手烟环境接触。
  2.加强职业防护措施,避免危险因素暴露。
  3.有效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同时减少大气污染情况下的室外活动。避免室内空气污染,装修建议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开抽油烟机做菜,尽量少用爆炒、油炸的烹饪方式,多采用蒸、煮、炖等方式。
  4.定期开展体检,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
  乳腺癌:
  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女性占99%,男性占1%。乳腺癌细胞可以通过淋巴液或血液向全身播散转移,最常见转移至骨、肺、肝、脑等重要脏器。乳腺癌是危及女性生命健康最常见恶性肿瘤,受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过去30年中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呈持续上升趋势。
  主要危险因素:
  1.年龄增长:是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段为55~60岁,农村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段为 45~50岁和55~60岁;发病高峰年龄段具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2.乳腺癌家族遗传史:生母或同胞姐妹患乳腺癌的女性,增加了1.7倍患乳腺癌风险。
  3.BRCA 基因突变:BRCA1和BRCA2等基因突变与家族性乳腺癌和早发性乳腺癌有较高相关性。
  4.乳腺良性疾病史:如复杂性囊肿、复杂性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硬化性乳腺病等。特别是有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会增加4~5倍。
  5.月经、妊娠、生育、哺乳:月经初潮年龄早(小于12 岁)、绝经年龄晚(大于 55岁),未生育、初产年龄晚、不哺乳,多次人流史、性生活不和谐等,均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6.外源性激素:长期口服避孕药、绝经后长期服用雌激素等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7.社会及职业因素:电离辐射、久坐、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工作压力、情绪无常、抑郁、紧张等)、精神创伤、作息无规律等,均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8.不良生活方式:高脂高热量饮食、吸烟、饮酒、肥胖、缺乏锻炼等,也是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推荐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暴露于辐射:电离辐射会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增加患癌的风险。
  2.减少激素的使用:除去避孕药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外,还有些女性因为疾病原因需要接受雌激素或者孕激素治疗,此时就需要与专业的医生探讨最低有效剂量,尽量降低激素类药物对乳腺的影响。
  3.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目前明确能够降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因素之一。多个研究明确报道,母乳喂养12个月以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
  4.健康饮食:在注重健康饮食的基础上,一定要减少或避免酒精的摄入。
  5.保持运动、控制体重:雌激素是诱发乳腺癌的重要原因之一,运动可以调节雌激素的代谢,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可能。
  6.规律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是能够提高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则。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又叫做大肠癌,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通俗来讲是指结直肠内细胞出现突变,形成的恶性肿瘤。它可以分为早期结直肠癌和晚期结直肠癌,早期结直肠癌指的是癌症仅限于结直肠内,晚期结直肠癌指的是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其他器官,如肝脏、肺部等。其主要表现为结直肠里有菜花状的肿物、溃疡、出血,并且在显微镜下能看到肠癌细胞。我国每年约42.9万人新确诊为结直肠癌,约28.1万人死于结直肠癌,死亡人数在癌症中排名第五。在我国40~74岁的居民中,肠癌高危人群的总人数高达1.2亿。根据天津市肿瘤登记最新数据显示,天津市居民结直肠癌发病高居全癌种发病第3位,占全部癌症发病的10.09%,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我市居民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主要危险因素:
  1.年龄增长: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超过90%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病年龄≥50岁。
  2.性别:男性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高于女性。
  3.结直肠癌家族史: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发病风险增高。研究表明有1个以上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者,其风险较无家族史人群增加2.1倍。
  4.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高脂饮食、吸烟、酗酒、缺乏锻炼等及肥胖会增加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5.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研究表明,糖尿病不仅使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1.3倍,还会使结直肠癌相关死亡率增加1.2倍。
  6.不健康饮食习惯:全谷物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大量食用加工肉类会增加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推荐预防措施:
  1.坚持体育锻炼,如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增加自身抵抗力,避免肥胖。
  2.健康饮食习惯,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等一些富含高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避免高脂饮食,促进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3.戒烟限酒,避免其对消化道长期的炎性刺激。
  4.高危人群参加定期防癌体检。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内分泌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些年,甲状腺癌在全球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增长约4%,但死亡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化不大。
  主要危险因素:
  1.年龄增长:2000年IARC五大洲癌症发病率报告显示,全球甲状腺癌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性别:女性高于男性,尤其是育龄期妇女,甲状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有研究显示雌激素和孕激素很可能参加甲状腺癌发生、发展。
  3.碘摄入:有研究显示碘缺乏是滤泡状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也有研究显示乳头状甲状腺癌可能与碘摄入过多相关,碘摄入与甲状腺癌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天津市的研究显示科学食用碘盐不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
  4.电离辐射:职业接触电离辐射如X线的女性甲状腺癌发生率明显升高,同时有研究显示随着CT使用增加,甲状腺癌发生率也不断升高。
  5.家族史和放射史:具有甲状腺癌既往史或家族史者,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者。
  推荐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食用碘盐科学补碘,适量摄入富碘食物,同时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劳逸结合,保持心态平和;戒烟限酒;适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2.学会自行检查:学会自行检查颈部的方法,如发现肿块、结节,及时就诊;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需终生服用左甲状腺素片,如服药期间出现心慌、怕热等不适,及时就诊。
  3.定期参与体检:建议增加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的超声检查。甲状腺癌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因此如果家人有甲状腺癌的病史,市民需多留意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肝癌:
  肝癌是一种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指肝脏本身病变引起的癌症,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和混合性肝癌。而继发性肝癌是发生在身体其他脏器的癌症转移到肝脏引起的。近年来,肝癌已经成为全世界男性第5位、女性第7位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更高。
  主要危险因素:
  1.乙肝患者。在我国肝癌患者中,90%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背景。从病毒感染发展到肝癌的大致进程被推测为HBV感染→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癌。
  2.长期大量饮酒: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硬化也可引发肝癌。
  3.黄曲霉毒素:食物霉变产生的黄曲霉素或被藻类毒素污染的水源也与肝癌发生有关。
  4.亚硝胺类的毒物与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也会导致肝癌。
  推荐预防措施:
  1.预防病毒性肝炎传播,规范病毒性肝炎筛查与治疗:减少乙肝、丙肝病毒的传播。普及接种乙肝疫苗、戒毒、和乙肝/丙肝患者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避免和乙肝/丙肝患者共用指甲刀和剃须刀、使用正规合法的输血制品及加强医疗机构器械消毒和院感控制,可以有效减少乙肝、丙肝的传播。同时加强对乙肝、丙肝慢性感染、肝硬化等的筛查,符合条件者规范治疗。
  2.戒酒: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而部分酒精性肝硬化最终会发展为肝癌。
  3.选择健康食材:不食用霉变食物、减少腌制熏烤食品的食用量。因为霉变食物(霉变花生)中含有较多能引发肝癌的黄曲霉素B,腌制熏烤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类致癌物。
  4.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体育锻炼、均衡饮食、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及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节律以增强体质、免疫力,从而降低肝癌的发生。
  胃癌:
  胃癌是起源于胃粘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按照病理学可分为腺癌、腺鳞癌、鳞癌、类癌等,但绝大多数患者是胃腺癌。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2018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数约40.3万,平均每天就有1104人被确诊为胃癌,其发病率高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2位,死亡率位列第3位。胃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国人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主要危险因素:
  1.饮食因素:胃癌的发病与饮食相关,如长期食用盐腌、烟熏、油煎和霉变食品者发病率高。
  2.幽门螺杆菌感染(Hp):是引起胃癌最主要的病因,被WHO列为第一类致癌物,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之间存在量效关系,Hp感染年龄越早,持续阳性时间越长,胃癌发病率越高。
  3.遗传因素:胃癌有家族集聚倾向,有家族遗传史患者发病率高于人群2-3倍,这可能和某些遗传因素有关。
  推荐预防措施:
  1.提倡分餐制,家庭餐具定期更换、消毒(可将餐具置于沸水中,煮沸15分钟左右)。
  2.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尤其是一级亲属有胃癌家族史的Hp感染者,根除Hp能显著降低胃癌55%发生风险。
  3.改变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果,避免高盐、烧烤、烟熏类食物,日常饮食宜清淡。
  4.戒烟限酒,维持健康体重。
  5.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胃癌筛查。
  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有“癌中之王”之称。其发病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约90%起源于胰腺的腺管上皮,发病部位以胰头为最多,其次为胰体局部和胰尾。GLOBOCAN 2020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新增胰腺癌发病49.6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第14位,死亡46.6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第7位,且近年来发病和死亡都在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胰腺癌因其发病凶险,侵袭性强,大多数病人在发现时就已经是晚期,治愈率低、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足10%,给人群健康带来巨大危害。
  主要危险因素:
  1.吸烟:吸烟为胰腺癌首要危险因素,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相对危险度是非吸烟者的1.5倍,而且随着吸烟数量增多而增加。
  2.饮食结构: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如多肉类、高碳水化合物都是与胰腺癌发病有关的因素。动物实验证明高脂肪饮食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
  3.环境因素:与胰腺癌有关的职业是与化学物质和金属接触的工作,如β-萘胺和联苯胺。
  4.遗传易感性:胰腺癌具有遗传易感性,约10%的胰腺癌患者具有遗传背景,患有遗传性胰腺炎、Peutz-Jeghers综合征、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及其他遗传性肿瘤疾病的患者,胰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5.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危险性比其他人高4倍,但也有许多研究不支持糖尿病和胰腺癌之间的相关性。临床医师发现在胰腺癌患者确认前数月往往有糖尿病发作,提醒以往无糖尿病的中年人若突然出现糖尿病发作,要考虑早期胰腺癌的可能性,需及时明确诊断。
  推荐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切忌长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日常饮食需注意保持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的摄入。
  2.戒烟、不酗酒,提倡饮茶,适量饮茶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和防癌。
  3.职业人群在工作中要做好防护,少接触萘胺和苯胺等有害化学物质。
  4.积极预防与治疗与胰腺癌相关的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囊结石、糖尿病等。要清楚胰腺癌的预防知识,提倡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超重和肥胖,保持良好情绪

帮助信息 | 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越道6号   电话:022-24333453   邮编:300011
津ICP备11005889号-4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385号  网站技术支持:津云(022-23601701)
政务服务热线: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