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简介 工作动态 机构组成 党群工作 科研发展 防病知识 政务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机构组成 >> 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 健康知识
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2004-08-16 00:00  来源:

  一、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1.流行病学史: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散发型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尚待研究。
    2.临床表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患者伴低热,肝脏轻度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型感染。
    3.实验室检查: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抗-HCV和HCV RNA阳性。HCV 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转阴,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 RNA持续阳性者。
    有上述1+2+3或2+3者可诊断为急性丙型肝炎。

  二、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1.诊断依据: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期不明、无肝炎史,但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型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亦可诊断。
    2.病变程度判定:病变程度判断可参考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西安)中关于肝脏炎症和纤维划分级、分期的诊断标准。HCV单独感染极少引起重症型肝炎,HCV合并HIV和HBV等病毒感染、过量饮酒或应用肝毒性药物时,可发展为重型肝炎。HCV感染所致重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嗜肝病毒所致重性肝炎基本相同,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经过。
    3.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现:肝外临床表现或综合症可能是机体异常免疫反应所致,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性结膜角膜炎、扁平苔藓、肾小球肾炎、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瘤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
    4.肝硬化与肝细胞癌(HCC):慢性HCV感染的最严重结果是进行性肝纤维化所致的肝硬化和HCC。
    5.混合感染:HCV与其他病毒的重叠、合并感染统称为混合感染。我国HCV与HBV或HIV混合感染较为多见。
    6.肝脏移植后HCV感染的复发:丙型肝炎常在肝炎移植后复发,且其病程的进展速度明显快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丙型肝炎患者。一旦移植的肝脏发生肝硬化,出现并发症的危险性将高于免疫功能正常的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后丙型肝炎复发与移植时HCV RNA水平及移植后免疫抑制程度有关。

相关信息

帮助信息 | 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越道6号   电话:022-24333453   邮编:300011
津ICP备11005889号-4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385号  网站技术支持:津云(022-23601701)
政务服务热线: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