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简介 工作动态 机构组成 党群工作 科研发展 防病知识 政务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科研发展 >> 科研动态
2019年科技成果汇编(一)
2023-07-18 11:26  来源:人事科教处

  基于表位的新型hMPV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构建及其效果评价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人类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也是引起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hMPV是仅次于hRSV的引起儿童ARTIs的第二位病毒病原。目前尚缺乏抗hMPV的有效药物及疫苗。该项目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人偏肺病毒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经试验验证后,串联构建为多表位基因,将其插入流感病毒NS基因片段,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采用8质粒系统拯救出重组流感病毒,构建hMPV多表位抗原流感病毒重组疫苗,并评价其在hMPV感染动物中的初步应用。该方法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研制人hMPV多表位疫苗,开发hMPV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为hMPV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奠定基础。同时也可推广应用于其它病原,尤其是新现呼吸道病原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建立及表位疫苗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农村生产中常用农药使用及防护素养科普材料的开发与制作

  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农业生产中农药残留中毒事件频发。目前,适合农村地区宣传如何高效正确地使用农药、自身及环境防护、突发事件辨识和抢救措施等科普素材极少,便于村民理解、方便阅读、适宜传播的材料尚无法满足需求。本项目结合在农村开展的困难村结对帮扶工作,设计农药科学素养调查表,经专家组论证后,对宝坻区村民进行走访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农民与农药相关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论证,确立科学教育方向和内容。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的形式精心设计农民易于接受的农药科学素养画册和宣传画5000套。设计上与我中心上一个市科技局科普项目《农村结对帮扶工作中农民健康素养科普材料的开发与制作》形成姊妹篇,便于形成合力,整体推广。并经专家组论证后定稿,对农民以材料赠阅,现场讲解等形式进行科普推广。再次进行调查,农药科学素养知晓率由科普干预前的 19.11%,大幅提升至科普干预后的73.04%。该项目有助于探索对农民农药科学素养促进和提高的有效途径和科普素材,达到以下成效:1.科学使用农药成为农民的行动自觉,不断提高农民及农药相关职业人群的健康水平和安全生产能力。2.大幅降低涉及食品安全的农产品(粮食、水果和蔬菜等)的农残含量,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为千家万户的餐桌安全保驾护航。3.提升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减少对土壤、水源、空气的污染。4.对落实2017年6月1日起实施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实现健康中国和高质量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

  硒、镁、复合维生素B联合作用与脂质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该项目动物试验部分以SD大鼠饲喂正常饲料作为空白对照组,另通过饲喂高脂饲料造模分为模型对照组(HF)、低硒+低VB6组(LSe+LB6)、高硒+低VB6组(HSe+LB6)、低硒+高VB6组(LSe+HB6)、高硒+高VB6组(HSe+HB6),进行硒联合VB6进行干预,开展了高脂血症SD大鼠硒联合VB6进行干预的研究。该项目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对血清血脂变化,肝脏中脂代谢相关代谢酶的活性,脂代谢相关调控因子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等角度分析了硒联合VB6对高脂血症SD大鼠的影响。结果显示硒联合VB6可以降低血清血脂水平,提高肝脏中脂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以及相关脂代谢调控因子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该项目人群试验部分以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血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口服富硒酵母维E片和维生素B6片,对照组服用普通酵母维E片。通过常规体格检查测定血清硒和维生素B6含量以及血清血脂水平,检测全血脂代谢调节因子的表达变化等角度分析了硒联合VB6对高脂血症人体的影响变化。结果显示适量补充富硒酵母和维生素B6能够显著降低高脂血症人群血清TC和LDL-C水平,对机体脂质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该项目研究为硒联合VB6对脂代谢影响变化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高碘致儿童智力损伤与多巴胺系统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影响呈“U”型效应。碘过量引起的健康危害日渐突出并引起重视,尤其是高碘对机体智力的影响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外对高碘的智力损伤作用存在一定争议。因此本研究以天津市不同水碘地区的农村儿童为研究对象,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实验研究建立高碘地区、高碘病区和适碘地区儿童智力水平及血清甲状腺激素和氧化应激水平的相关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多巴胺系统相关基因多态性和高碘对智力的影响以及多巴胺系统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高碘对智力影响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发现天津市水碘>300 μg/L地区儿童智力水平较低,儿童高智商(≥120)发展概率的降低与高碘有关,尚不能否定高碘对智力的影响,但未发现高碘致氧化应激能力和干扰甲状腺激素能力与高碘致智力损伤的联系,未发现多巴胺系统相关基因与碘的交互对智力的影响,但携带DRD2/ANKK1 TaqIA位点TT基因型的儿童在暴露高氟环境下其智力水平受损。

  HIV-1急性感染p24筛查新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艾滋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HIV急性感染期病毒复制水平高、传染性强,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不易检出,因此成为艾滋病防治领域的难点。该研究着眼于HIV-1急性期感染检出率低这一难点问题,以丰富HIV-1急性期感染检测手段、提高检出能力为目标,建立了一种基于均相光激化学发光技术的p24抗原筛查方法,该方法较目前最常用的HIV四代ELISA方法,灵敏度提高28.66%,试验用时减少一半,窗口期平均缩短3.4天,功效率可达95.50%,能进一步提升对艾滋病高危人群HIV发现能力。该研究通过大规模横断面调查,获得天津市MSM人群HIV-1急性期感染率为0.93%,为全面评价艾滋病重点人群HIV流行状况提供了科学数据。通过对艾滋病感染极早期病例进行分析,获得一系列疾病初始阶段的病毒学和免疫学数据,并通过连续随访建立了多组HIV抗体阳转系列血浆,为今后开展疾病进程研究提供了珍贵样本资料。该项目将实验室技术与流行病学现场研究紧密结合,通过在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初步应用,新建方法体现了良好的实用性和公共卫生价值。研究结果直观反映出天津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现状和急性期感染特征,提示该人群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为政府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谷物中常见污染物伏马菌素B1体内代谢与毒性机制研究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谷物除了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以外,还易受到另外一类毒素,伏马菌素(FB1)的污染。该毒素对于人类和家畜健康同样存在潜在的致癌威胁,成为了继黄曲霉毒素之后科学家们又一研究热点毒素。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伏马菌素归为2B类致癌物。虽然如此,但是到目前为止,FB1在生物体内具体的代谢和毒性作用机理仍然不是十分明确。本项目针对已有研究的局限性,通过新的实验设计探索FB1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和毒性作用机制,具体思路是:一次性给予受试小鼠FB1,通过分析不同时间间隔所采集到的动物体液和脏器中FB1的含量、分布,游离毒性标志分子Sa含量,以及Sa和So二者比值Sa/So的变化,综合判断FB1的小鼠体内代谢可能的方式、蓄积靶器官和毒性的响应;28天连续小鼠灌胃FB1,通过检测体液和组织中Sa和So含量,生化指标,病理观察,分析选取的部分致癌因子,和细胞凋亡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揭示FB1的体内毒性作用机制;建立新型实验技术检测组织中的miRNA,用以评价组织毒性。以期为FB1的毒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实验依据,为其相关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从而减轻毒素污染对于人类健康的威胁,保障人类的健康。

  纳米硒化铅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

  纳米硒化铅粒径微小,能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在体内各组织器官聚集,甚至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胚胎大脑未发育成熟,对纳米粒子的通透性更高,因此妊娠期接触纳米硒化铅可能引起明显的神经发育毒性。胚胎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且可以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神经细胞,体外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可模拟胚胎神经系统在体内的分化发育过程,可直观的观察纳米硒化铅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该研究采用体外分离、无血清条件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作为模型开展了纳米硒化铅的体外神经发育毒性研究。该项目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LDH法检测细胞膜损伤情况;检测纳米PbSe处理后的NSCs细胞中MDA, GSH含量及SOD和GSH-Px的酶活力,并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中8-OH-dG含量,评价纳米PbSe导致NSCs细胞的氧化损伤;对细胞进行EdU标记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EdU阳性率,评价细胞增殖能力;对细胞诱导分化后,检测细胞GFAP阳性率,评价纳米PbSe对NSCs细胞分化成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对处理后的细胞进行FITC-V/PI双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显示,纳米PbSe能够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引起细胞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增殖与分化、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该研究为纳米PbSe的安全性评价及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纳米材料环境健康防护标准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料。

  医务人员鼻前庭带菌所致ICU环境污染程度的研究

  该项目对天津市ICU医务人员、非医务人员、患者和环境物体表面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2007年4月至2017年10月,对1407名医务人员和155名非医务人员,共计3124份鼻腔和手拭子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离鉴定。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对156位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样本采集,包括鼻拭子和手拭子共312份,同时采集了513份重症监护室环境样本。对分离到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分别进行至少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试,并对部分多耐药菌进行同源性分析。该研究摸清了天津市ICU医务人员鼻前庭的带菌状况,并将致病菌的检出状况与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针对ICU内医务人员和患者携带的主要致病菌以及环境检出菌,结合其检出率、药敏试验结果以及同源性分析结果,对医务人员鼻前庭带菌对ICU环境的污染提供了直接证据。对医务人员鼻前庭带菌、口罩佩戴情况和鼻前庭清洗的干预措施对于ICU环境污染程度导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制定了医务人员鼻前庭卫生标准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形成了“致病菌分离-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同源性分析-医务人员鼻前庭带菌控制-ICU环境目标监测”的一套针对医务人员鼻前庭带菌的全面研究和控制措施。

相关信息

帮助信息 | 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越道6号   电话:022-24333453   邮编:300011
津ICP备11005889号-4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385号  网站技术支持:津云(022-23601701)
政务服务热线: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