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流行季,我们在医疗机构就诊时和返回家中后,应当注意:
一、就诊时的自我防护和消毒措施:
1. 进入医疗机构前,别忘记佩戴口罩,可选择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儿童应佩戴大小合适的口罩。
2. 保持手卫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就诊期间应加强手卫生频率,同时注意避免或减少用手触摸面部。
3. 在候诊区或诊疗区,应提醒儿童避免随处乱跑乱摸。
4. 要注意对儿童携带的玩具等个人物品进行消毒,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5. 尽量减少与其他就诊患者的近距离接触,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6. 发热病人应遵守医院的相关规定和指示,如按时就诊、按指定路线行动,尽量避免前往普通门急诊区域。
7. 尽量避免触碰公共物品,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如有必要,可使用纸巾触碰或触摸后进行快速手消。
8.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以减少病原体传播。
9. 个人物品消毒:在离开医疗机构后,应对个人物品进行消毒,如手机、钱包、就诊卡等。
10. 由于医疗机构室内温度较高,应注意给儿童增减衣物,可提前准备塑料袋盛放衣物,避免衣物发生污染。
11. 普通门急诊就诊人员应避免前往发热门诊和儿科就诊区域,就诊后应尽快离开封闭场所,减少暴露风险。
二、离院返家后的消毒卫生处置
离开医疗机构后,应立即更换口罩。返家后应对随身物品进行消毒,可使用75%乙醇进行擦拭。脱下的衣服鞋帽,可进行清洗或置于通风处晾晒。
应彻底进行手卫生,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同时进行口鼻面部的清洁。
注意:乙醇为可燃物,使用时应注意防火。各类消毒剂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误食或误用。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 刘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