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过后是企业复工复产高峰期,也是职业病危害事故高发期,尤其是检维修期间。随着生产装置技术进步,自动化、密闭化程度的增高,很多生产装置在正常生产工况下职业病危害能基本得到控制,但是在设备装置维修时却存在一些难以控制的职业病危害问题。同时,检维修作业主要由承包商完成,某些承包商缺乏职业病防治意识,职业卫生管理薄弱,检维修人员缺少应有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很少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在检维修监理过程中也缺少职业卫生监理的相关内容,从而加大了检维修作业人员患职业病的风险。
1.检维修需注意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设备检维修主要通过检查、清洁、润滑、紧固、调整等作业对设备进行护理,以维持和保护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况,必要时还需进行焊接、喷涂等。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众多,如电焊烟尘等生产性粉尘,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以及噪声、振动等物理因素,分布广,接触机会大,可能发生急性中毒、化学灼伤、听力损伤等。
2.如何做好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检维修期间所有现场作业人员都应参加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多工种、多层次交叉作业时,应统一组织协调,对交叉作业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具体如下:
2.1加强教育培训
现场作业人员(含外委)通过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掌握检维修作业操作规程、介质物化特性、毒物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及防护措施和急救处置方法,并会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2.2正确佩戴个体防护装备
(1)在进行设备清扫等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2)进行切割作业、打磨作业及使用气动工具作业时,为噪声作业人员配备防噪耳塞或护耳器,并监督按要求正确佩戴。
(3)电焊作业人员及辅助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强光、紫外线、红外线护目镜或焊接面罩、防尘口罩、电焊防护服。
(4)喷漆作业人员,配备防毒面具、防化学品手套、化学品防护服。
2.3合理安排检修作业时间和布局
(1)高噪声作业尽量与其他作业分开,或错开作业时间。
(2)电焊区域设置隔离屏风,减少对周围区域交叉影响。
(3)检修作业完毕打扫施工现场,防止二次扬尘的危害。
2.4作业现场异常情况应急处置
检维修作业时有毒介质由于处置不干净、介质挥发等因素,可能通过呼吸道、皮肤吸收侵入检维修作业人员体内,毒物在体内聚集过多,将造成作业人员身体不适。现场作业至少2人以上,在检修过程中,作业人员之间要相互提醒,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汇报,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职业健康所 封琳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