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息,我国发现一起猴痘病毒Ib亚分支聚集性疫情,国家及多省市迅速启动联防联控机制,开展流调溯源、风险排查、病例诊治等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处置。
在这起疫情中,实验室检测“早发现”在疫情处置中起到重要作用。那么,猴痘病毒Ib亚分支是如何发现的呢?作为健康的“侦察兵”,实验室又有哪些检测手段,为我们的防控和治疗提供关键依据?今天,微卫安就带您走进实验室,为您揭秘。

目前,猴痘病毒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核酸检测、抗体抗原检测和基因测序等多种方法。其中,核酸检测是猴痘实验室诊断的常用方法和“金标准”。
核酸检测通过对患者的样本,如皮肤病变、疱疹液、皮痂、血液或咽拭子等进行分析,如果能够检测到猴痘病毒的特异性核酸,就可以确诊感染。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在病毒感染的早期发现病原体,而且能够对猴痘病毒进行分型检测,为早期治疗和精准防控提供依据。
抗原抗体检测则是检测人体是否感染猴痘病毒或是否产生抗体。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判断患者的感染阶段和免疫状态。在感染的早期,可能会出现抗原阳性;随着病程的发展,抗体会逐渐产生。抗体抗原检测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
基因测序在猴痘检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对猴痘病毒进行最准确的分型,也可以对猴痘病毒的基因序列进行详细解读,了解病毒的变异情况、传播来源等重要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追踪病毒的流行趋势,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猴痘病毒的检测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作,它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从样本的采集、运输到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才能为疫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猴痘病毒的传播风险依然存在。我们要充分认识检测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监测和防控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可能感染源等。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和境外旅居史,及早诊断及治疗。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微生物检验检测所 吕莉琨 谭昭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