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简介 工作动态 机构组成 党群工作 科研发展 防病知识 政务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工作动态 >> 健康提示
【知识】冬季如何预防有限空间职业中毒?
2025-02-21 11:38  来源:职业健康所

  冬季气温降低

  用人单位为防寒保暖

  紧闭门窗作业

  导致作业场所通风不畅

  积聚有毒有害物质

  易发生有限空间中毒事件

  冬季有限空间作业

  千万不能放松警惕!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到限制,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形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分为封闭(半封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和地上有限空间三类。

  有限空间很伤人!

  有限空间内存在或积聚有毒有害物质,劳动者接触或吸入后会引起化学性中毒,甚至死亡。冬季期间有限空间中毒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有机溶剂等。

  •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引发的中毒往往让人猝不及防,劳动者短期吸入一氧化碳便会出现恶心、乏力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冬季作业的“第一大杀手” 。

  • 硫化氢:是一种易燃且具有强烈臭味的窒息性气体,硫化氢导致的中毒非常凶险,死亡率高,人体吸入少量高浓度的硫化氢可于短时间内致命,引起“电击样死亡”。

  •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通常为液体,具有挥发性、可溶性和易燃性,可通过呼吸道、皮肤等被人体吸收中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损害。

  冬季发生有限空间职业中毒有哪些原因?

  1.工作场所密闭

  为了防风御寒,部分用人单位将工作场所门窗紧闭,关闭通风排毒设备,致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升高。

  2.个人防护不到位

  劳动者可能未落实个人防护措施或者操作不当而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且因冬季温度低,劳动者作业后洗手、洗澡及更换衣服频率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可通过污染皮肤和衣物进入人体。

  3.生产负担过重

  岁末年初,部分用人单位会加班加点地突击生产,导致现场管理混乱,如化学品存放不当等,易致化学品逸散在工作场所中。

  4.职业卫生管理混乱

  用人单位未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防护措施,未结合冬季季节特点及时开展工作场所隐患排查。

  如何预防冬季有限空间职业中毒事件?

  一、风险识别

  作业前对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制定作业方案、应急预案等。

  二、作业审批

  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履行审批手续,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不得擅自开展有限空间作业。

  三、准入原则

  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对有限空间内氧气、有毒有害气体等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方可进入有限空间。

  四、持续监测

  作业过程中,实时对作业现场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持续进行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五、防护到位

  劳动者必须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气体检测报警仪器、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现场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

  六、加强监护

  配备的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随时与劳动者保持联络,如遇紧急情况,切忌盲目施救。

  七、开展培训  

  用人单位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培训,告知正确的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措施、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等,培训合格的人员方可上岗。

  参考文献

  [1]DB23/T 1791-2016《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2]张晖,罗森林,李新宇.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J].劳动保护,2023,(02):72-74.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职业健康所 李旭东 刘保峰

相关信息

帮助信息 | 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越道6号   电话:022-24333453   邮编:300011
津ICP备11005889号-4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385号  网站技术支持:津云(022-23601701)
政务服务热线: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