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作为全球十大慢性疾病之一的肥胖对健康影响很大,不仅会导致机体代谢发生障碍,还会影响多个器官功能,肥胖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肥胖还会增加哮喘的发病率、影响肺功能,更容易由于骨骼承重增加而出现很多骨关节疾病。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并预防肥胖的发生,超重肥胖人群更要采取正确的方法科学减肥。
对于减肥,很多人一定有这样的困扰,每天忙的没时间运动,仅靠节食减肥可行吗?运动对于减肥真的那么重要吗?
答案是:“仅靠节食减肥不可行,运动对于减肥非常重要。”科学的减肥方法就是适当控制饮食和每天坚持运动。虽说“三分练,七分吃”,而且能量消耗中的基础代谢率和食物热效应加在一起占更大的比重,但这两部分消耗也是我们很难主动增加的,所以能量消耗中的第三个部分——身体活动带来的能量消耗就成了我们主动控制能量平衡的重要砝码。
需要注意的是,身体活动消耗的能量占每日总能量消耗的15%-30%左右。身体活动的能量消耗又分为两部分:运动能量消耗和非运动能量消耗,简单说就是主动去锻炼消耗的和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消耗的能量。
运动能量消耗:运动能量消耗很好理解,就是我们去跑步、健身、游泳、跳绳、踢球等运动形式消耗的能量。对于一个喜欢一天到晚宅在家里的人来说,尤其是还总是窝在沙发里刷手机、看电视的,可能一天运动能量消耗仅有50-100kcal,而一个运动量很大的专业运动员可以高达3000kcal。运动能量消耗主要取决于运动强度和从事运动的人的体重。大部分运动,不论是跑步还是瑜伽,都需要对抗自己的体重,而健身上重量时,举起50公斤的杠铃所消耗的能量肯定比举起30公斤消耗的能量要多。
非运动能量消耗:也就是除了主动锻炼以外的日常活动消耗的能量,包括上下班或上下学走路或骑车、逛街、做饭、做家务、搬东西、上下楼梯等消耗的能量。不同人群非运动能量消耗可以相差很多,比如农民或者工人,他们每天工作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消耗很多能量,而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每天的能量消耗就相对少得多。仔细观察身边的瘦人,往往他们的非运动能量消耗会比胖人多很多。有的人经常健身但是减肥效果不好,那么回想一下,是不是会有“今天健身了就不要走路上班了”“今天运动量很大可以多吃点了/吃个甜点奖励自己”或者“懒得爬楼梯还是坐电梯吧,反正今天已经运动了”等等类似想法?如果健身之后在生活中反而变懒了,降低了非运动能量消耗,甚至增加了能量摄入,那么健身运动的能量消耗就被抵消了。
而且,运动的好处不只在于减肥,除了消耗多余能量,运动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增长肌肉/减少肌肉流失、维持/增加基础代谢率、防治骨质疏松、改善睡眠、缓解焦虑等,它是健康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增长的肌肉作为蛋白质大户,让我们即使在不运动时也能消耗更多能量。
相反,如果不运动,短期内仅靠意志力节食瘦下来,就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在节食和暴饮暴食的路上不断徘徊。通过节食快速减轻体重的方法也会破坏体内激素的平衡,出现瘦素抵抗,基础代谢率也在反复的折腾中降低,让减肥越来越痛苦却没有成效,更会带来各种健康危害。
建议超重肥胖人群不要极端节食,每天三餐控制总能量摄入,少油炸多蒸煮,减少高油、高盐、高糖的加工零食,在每天运动30分钟到1小时的基础上,主动增加一些身体活动,如:经常从办公椅上起来活动一下、不乘电梯走楼梯、走路或者骑车上下班、多做家务等,重视非运动能量消耗,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更多能量,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 潘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