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蝇成虫体长6-8毫米,通体灰黑色,胸背部具有四条纵向黑色条纹,这是其区别于其他蝇类的重要特征。复眼呈红褐色,间距较近(雌蝇略宽于雄蝇)。其半透明的膜质翅脉走向独具特色:第四纵脉末端以近乎直角的角度向前弯曲,最终与第三纵脉交汇,这一特征可与体型相似的厩腐蝇等近缘种区分。腹部具有棋盘状斑纹,在特定光线下呈现金属光泽。
1.生命轮回:28天的完全变态
家蝇属于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蛆)、蛹、成虫四个阶段。在25℃条件下,整个生命周期约28天:
卵期(8-12小时):雌蝇每次产卵120-150粒,乳白色香蕉形卵粒常成堆产于腐败有机物表面。
幼虫期(5-7天):三龄幼虫体长可达12毫米,前端尖细后端粗钝,依靠体表气门呼吸,在发酵基质中钻行取食。
蛹期(3-5天):红褐色桶状蛹壳内进行组织重组,即将羽化时透过蛹壳可见成虫复眼。
成虫期(15-25天):新羽化成虫体表柔软呈灰白色,1小时后硬化展翅,2-3日性成熟开始交配。
1.治策略:截断生存链条
家蝇防治需遵循”环境治理为主,物理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环境治理:保持垃圾密封存放不超过24小时,厨余垃圾建议冷冻储存;定期清理宠物粪便、积水容器等孳生地。
物理阻隔:安装40目以上防蝇纱窗,餐饮区可设置风幕机;使用粘蝇纸或捕蝇器时,配合糖醋诱剂(蔗糖:醋:水=3:1:5)效果更佳。
化学防治:滞留喷洒可使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重点处理垃圾站周边墙面;空间喷洒宜选择清晨家蝇活跃时段,注意避开食物接触面。
2.特殊食性:发酵物的致命诱惑
家蝇对植物发酵产物表现出强烈趋性,特别是含乙醇、乙酸乙酯等挥发性物质的基质。实验显示,成熟香蕉皮散发的酯类物质对家蝇吸引力是鲜果的7倍。这种进化适应性使其能高效定位腐烂果实、酒糟等营养源,但也导致酿酒车间、堆肥场等地易成重灾区。建议相关场所可采用密闭发酵工艺,或在周边种植薄荷、罗勒等驱蝇植物形成生态屏障。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 李今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