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极端高温天气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发生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强度增强的趋势,对公众健康构成严峻威胁。为积极应对高温天气带来的健康风险,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的技术指导下,由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局统筹协调,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健康与公共卫生所联合信息情报所共同研发完成了天津市高温健康风险预报发布平台。
天津市疾控中心正式上线高温健康风险预报发布平台。该平台已实现对全市16个区的全域覆盖,实时提供高温健康风险的动态地图,包括当前、未来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逐小时健康风险预报,并同步生成定制化分级预警信息及特异性健康指引,目前平台在“天津疾控”公众号和天津疾控官网发布。
一、登录途径
途径一:在“天津疾控”微信公众号“服务信息”栏目选择“环境健康”—“高温健康风险预报发布平台”。
途径二:在浏览器输入天津市高温健康风险预报发布平台网址https://www.cdctj.com.cn/hjjkfwpt/gw/index.shtml或进入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网站(https://www.cdctj.com.cn/),点击网站“专题”中的“环境健康服务平台”—“高温健康风险预报发布平台”。
二、高温风险等级划分
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分为5个风险等级: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其分级标准是根据高温与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率的暴露反应关系分析设定的。其中,较高风险为黄色预警,高风险为橙色预警,极高风险为红色预警。
三、高温健康防护建议
请公众根据预警级别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 较高风险(黄色预警)
一般人群通用建议:
保持室内凉爽,使用降温设备调节环境温度,适时开窗通风,使用遮阳帘减少阳光直射;关注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信息,合理调整出行时间,减少户外剧烈活动;外出穿着轻便、宽松、浅色的衣服,使用防晒、防蚊虫叮咬用品;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保证水分充足,清淡饮食。
重点人群额外建议:
▶老人、孕妇: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宜有人陪伴;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
▶儿童: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减少户外剧烈活动,应有成人陪伴;及时补充水分。
▶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慢性疾病患者: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减少户外活动;宜与家人、邻里、社区保持联系;服药需遵医嘱;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
▶户外作业人群:合理制定户外作业安排;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宜使用防暑降温用品,做好个人防护。
2. 高风险(橙色预警)
一般人群通用建议:
保持室内凉爽,使用降温设备调节环境温度,适时开窗通风,使用遮阳帘减少阳光直射;关注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信息,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减少户外活动;外出穿着轻便、宽松、浅色的衣服,使用防晒、防蚊虫叮咬用品;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保证水分充足,清淡饮食;体温高于正常时可使用冷水、冰袋、冰毛巾或沐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出现头晕、乏力、多汗、心悸、皮肤灼热等中暑先兆症状,使用解暑药品,症状严重及时就医;保持通讯畅通,如需帮助,及时联系。
重点人群额外建议:
▶老人、孕妇:避免外出;确需外出时,宜有人陪伴;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
▶儿童:避免高温时段户外活动,外出时宜有成人陪伴;不要单独留在汽车等封闭空间内;及时补充水分;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
▶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慢性疾病患者:避免外出;确需外出时,宜有人陪伴;服药需遵医嘱;加强健康监测,如血压、血氧、心率等指标出现异常,或病情波动时,寻求他人帮助或及时就医。
▶户外作业人群:合理制定户外作业安排;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宜使用防暑降温用品,做好个人防护;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3. 极高风险(红色预警)
一般人群通用建议:
保持室内凉爽,使用降温设备调节环境温度,适时开窗通风,使用遮阳帘减少阳光直射;关注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信息,高温时段不宜外出;穿着轻便、宽松、浅色的衣服,使用防晒、防蚊虫叮咬用品;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保证水分充足,清淡饮食;体温高于正常时可使用冷水、冰袋、冰毛巾或沐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出现头晕、乏力、多汗、心悸、皮肤灼热等身体不适时,使用解暑药品,症状严重及时就医;保持通讯畅通,如需帮助,及时联系。
重点人群额外建议:
▶老人、孕妇:不宜外出;与家人、邻里、社区保持联系;不要单独留在汽车等封闭空间内;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
▶儿童:不宜外出;不要单独留在汽车等封闭空间内;及时补充水分;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
▶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慢性疾病患者:不宜外出;与家人、邻里、社区保持联系;服药需遵医嘱;加强健康监测,如血压、血氧、心率等指标出现异常,或病情波动时,寻求他人帮助或及时就医。
▶户外作业人群:合理制定户外作业安排;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宜使用防暑降温用品,做好个人防护;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审核:杜宇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