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夜晚,暑气未消,那些“不请自来的客人”依旧比晚风还准时——比如在你胳膊上“盖章”的蚊子。但你真的了解这些迟迟不肯退场的“老熟人”吗?它们可不是“一蚊一世界”,而是个成员众多、各有绝活的“大家族”:有的偏爱在污水里“安家”,有的专挑清澈小水洼“生娃”;有的喜欢在黄昏“加班”,有的则是深夜“偷袭”的高手。
今天,咱们就请出几位“天津蚊圈”的“流量担当”,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从外形特征到生活习惯,这些小家伙会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诉你——“我们不一样”!别以为认不认识蚊子无所谓,搞懂谁是“主力军”,才能精准“对症下药”,让你的防蚊计划不再“一刀切”。准备好了吗?“嗡嗡怪”天团即将闪亮登场,看完记得给它们的“作案手法”记笔记哦~~
一、淡色库蚊
你好!我是淡色库蚊,在天津我的兄弟姐妹最多。我的皮肤是灰色的,腹部均匀分布着灰色条纹,腿上有暗色纹路。我们喜欢宽阔的水面,这样我们的卵可以乘着“小船”在里面游弋。每天活跃时间:主要在夜间,傍晚日落后开始出动,傍晚的19-21点,以及凌晨4-7点是我最喜欢叮咬的时间,天亮后我们就要逐渐隐匿了。
二、白纹伊蚊
你好!我是白纹伊蚊,我比大哥淡色库蚊小一点,黑色纤细的身体让我身形更灵敏,白色条纹遍布腹部,腿上有明显白环,一条白色纵线贯穿背板。我喜欢清澈的小型水体,家里的水培花瓶、饮水机漏网积水,甚至小小的瓶瓶罐罐都是宝宝的摇篮。每天活跃时间:典型的“白昼型选手”,清晨(7-9点)和傍晚(16-19点)是活动高峰,白天也会在树荫、草丛等阴凉处“偷袭”人类。
三、中华按蚊
你好!我是中华按蚊,我的体型比前面两位兄弟大很多,虽然看起来灰扑扑的,但我有一对美丽的翅膀,翅膀上的花纹就是我的“身份证”。我喜欢水塘、芦苇荡,更偏爱各种养殖场,因为动物的气味对我有很强的吸引力,当然附近人类的血液也会成为我们的食物。每天活跃时间:严格的夜间“上班族”,日落后1小时开始活动,深夜23点至凌晨2点最为活跃,天亮前停止觅食。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 刘雪薇
审核:吴彤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