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简介 工作动态 机构组成 党群工作 科研发展 防病知识 政务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工作动态 >> 健康提示
秋季科学防蚊,守护你我健康
2025-09-30 15:37  来源: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

       国庆假期秋意渐浓,气温逐渐降低,但仍然不足以使蚊子转入越冬模式,蚊子依然会活动吸血,通过蚊虫叮咬多种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科学防蚊灭蚊才能有效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欢度健康祥和的国庆假期!

       一、认识蚊媒传染病的“元凶”—蚊虫(伊蚊、库蚊等)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蚊媒主要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这类疾病的传播者主要是蚊虫,蚊子在吸食了感染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的血液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再次叮咬人类时,就会将病原体传播给被叮咬者。

       二、识别常见蚊媒传染病的症状

       不同蚊媒传染病的症状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类:

       发热:多为突发高烧,可达39℃以上。

       疼痛:常见头痛、眼痛、肌肉痛、关节痛(如基孔肯雅热可致严重关节疼痛)。

       皮疹:部分疾病如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可出现皮疹。

       其他症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出血表现(如登革出血热)、乏力等。

       潜在风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经及时治疗可康复。但部分患者(如老人、婴幼儿、孕妇及有基础疾病者)可能发展为重症,出现严重出血、休克、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三、蚊媒传染病防控核心:防蚊灭蚊是关键!

       预防蚊虫叮咬、消灭蚊虫孳生地是防控的关键!

       1.清除孳生地,让蚊子无处安家(最根本!):

       翻盆倒罐:定期检查并彻底清除家中及周边环境(阳台、楼道、天台、庭院、房前屋后)所有可能积水的容器(花盆托盘、废弃瓶罐、轮胎、水桶、塑料布、一次性餐盒、树洞竹筒等)。暂时不用的容器请倒扣放置。

       清理积水: 及时倾倒、更换花瓶、水养植物容器、宠物饮水碗等积水,至少每周彻底清洗并换水一次。

       疏通沟渠: 保持排水沟渠畅通,清除淤泥和垃圾,防止积水。

       管理储水: 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如水缸、水池),加盖密封,或投放经认证的灭蚊幼剂。

       2.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蚊子叮咬:

       物理屏障: 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及时修补破损处。睡觉时使用蚊帐(特别是婴幼儿)。

       化学防护: 在户外活动时(尤其是清晨和傍晚蚊子活跃时段),正确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驱蚊酯(IR3535)或柠檬桉油(OLE)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喷洒在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按说明书使用)。

穿着防护: 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

       四、特别提醒

       最后提醒大家, 国庆期间如有出行计划,请提前了解目的地蚊媒传染病流行情况,并做好防蚊措施。如果叮咬后出现发热、头疼、关节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外出旅行和蚊虫叮咬史,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 李世豪
       审核:吴彤宇

相关信息

帮助信息 | 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越道6号   电话:022-24333453   邮编:300011
津ICP备11005889号-4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385号  网站技术支持:津云(022-23601701)
政务服务热线: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