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具有不同的特性,若存储或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火灾、中毒等安全事故。这篇小贴士为您介绍常见消毒剂的存储环境要求及其安全特性,助力您科学、安全地使用消毒产品。
一、酒精(醇类消毒剂)
(一)易燃易爆性:
酒精(乙醇)在常温常压下为易燃易挥发液体,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 3.3%-19%。当空气中酒精含量达到 3.3% 以上时,遇火源会发生闪爆;含量达到 19% 且温度≥13℃时,遇火源即会闪燃。此外,酒精的自燃温度为 323℃,超过该温度可能引发自燃。
(二)存储环境要求:
1. 应密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远离明火、热源(如灶台、暖气),避免阳光直射。
2. 容器需选择玻璃或专用塑料瓶,确保密封可靠,严禁使用无盖容器。
3. 家中避免大量囤积醇类消毒剂,单瓶包装不宜超过 500 毫升,且需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位置。
4. 酒精与漂白剂混合,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氯仿,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二、含氯消毒剂(如 84 消毒液)
(一)易燃易爆性:
含氯消毒剂本身不易燃,但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与易燃物(如酒精、纸张)接触可能引发火灾,且与酸性物质(如洁厕剂)混合会产生剧毒氯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二)存储环境要求:
1. 需密封后存放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2. 不可与还原性物质(如酒精、洁厕剂)混储,应单独存放。
3. 存放位置需远离儿童,防止误触或误食。
三、过氧乙酸消毒剂
(一)易燃易爆性:
过氧乙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其蒸汽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高热或与还原剂、有机物接触,可能引发剧烈反应甚至爆炸。高浓度过氧乙酸(≥20%)的爆炸风险显著增加,需严格控制使用浓度。
(二)存储环境要求:
1. 需稀释后使用,未使用的原液应密封存放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
2. 避免与还原剂、有机物(如天那水、汽油)等共同储存,防止发生剧烈反应。
3. 存放时需远离儿童,使用时需佩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不同类型消毒剂混合可能产生有毒气体或引发爆炸,在不了解消毒剂特性的情况下,不要轻易进行混合使用。
2. 在家庭中使用酒精或过氧乙酸消毒剂时,需确保良好通风,避免消毒剂蒸汽积聚。
3. 若酒精起火,可用干粉灭火器或湿布覆盖灭火;若消毒剂不慎接触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
通过科学存储和正确使用消毒剂,我们既能有效防疫,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实用的指导,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 刘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