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简介 工作动态 机构组成 党群工作 科研发展 防病知识 政务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工作动态 >> 健康提示
【知识】看懂食品标签,避开购物陷阱——手把手教你科学选购预包装食品
2025-04-07 15:34  来源: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走进超市,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预包装食品,你是否总被包装上的“0糖”“非油炸”“高膳食纤维”“零添加”等宣传语吸引,却又担心踩坑?其实,食品包装上的标签早已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7718-2015)严格规范。标准明确提出,不允许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解锁这份“食品真身揭秘书”,助你避开消费误区,选对健康好物!

  一、标签里的“四大核心信息”,一个都不能漏!

  根据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必须清晰标注以下内容:

  1.食品名称:直击本质,拒绝“文字游戏”

  2.配料表:成分排序有讲究,谁多谁少一目了然

  3.营养成分表:能量、脂肪、钠含量全掌握

  4.生产日期、保质期及贮存条件:新鲜与安全的关键

  二、避坑指南:四大板块深度解析

  1.食品名称:警惕“花名”障眼法

  案例:某产品标注“芒果味饮料”,配料表却无芒果汁,实为香精勾兑

  避坑要点:

  名称需真实反映食品属性(如“乳酸饮料”≠牛奶);

  警惕“儿童”“营养”等修饰词,需结合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验证,如“儿童成长牛奶”≠纯牛奶,实为含糖调制乳。

  2.配料表:食品的“成分密码”

  排序规则:按添加量从高到低排列,前三位决定食品本质。

  避坑要点:

  伪健康陷阱:全麦面包配料首位若是小麦粉,可能仅为“染色面包”,而非全麦面包;

  隐形糖:白砂糖、果葡糖浆、麦芽糊精等均属添加糖;

  添加剂:合规使用的防腐剂(如乳酸链球菌素)安全,但配料表过长需注意。

  这些添加剂其实是“健康卫士”

  1.防腐剂(如山梨酸钾):抑制霉菌生长,让酱油、果酱更安全,减少食物浪费;

  2.营养强化剂(如维生素D):添加在牛奶中促进钙吸收,助力骨骼健康;

  3.膳食纤维(如抗性糊精):用于代餐食品,帮助控制血糖和体重。

  小贴士:添加剂是否安全,关键看是否合规使用(标注具体名称及用量)

  3.营养成分表:看懂数据才不交智商税

  核心指标: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含量及营养素参考值(NRV%)。

  关键解读:

  钠:NRV%超过30%需谨慎(一包泡面钠含量常超全天需求);

  糖分:警惕“0蔗糖”但碳水化合物NRV%高的产品(可能含代糖)。

  4.日期与储存:别让食品“提前变质”

  避坑要点:

  需冷藏的食品若长期置于常温,即使未过期也可能变质;

  包装漏气、胀包直接放弃;

  开封后保质期失效,需按说明尽快食用。

  三、实战案例:这些标签套路,你中过招吗?

  四、三步成为“标签解读高手”

  1.一查配料:成分越简单越好,警惕“糖油混合物”霸占前三名;

  2.二看营养:优选低钠(NRV%≤30%)、低糖、高蛋白产品;

  3.三验宣称:用数据戳破广告泡沫,理性消费不跟风。

  五、特别提醒:这些误区要避开!

  ❌“非油炸”≠低脂(烘焙薯片脂肪含量可能更高);

  ❌“高钙”未必好吸收(需搭配维生素D,且NRV%≥30%才算高钙);

  ❌ 盲目拒绝添加剂:合规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甚至能提升食品品质(如婴幼儿奶粉中的益生菌)。

  食品标签是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更是健康饮食的“导航仪”。下次购物时,不妨多花30秒读懂标签,用科学知识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作者: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赵静

相关信息

帮助信息 | 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越道6号   电话:022-24333453   邮编:300011
津ICP备11005889号-4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385号  网站技术支持:津云(022-23601701)
政务服务热线: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