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期晴热多风天气影响,天津中心城区已从7日起进入杨絮始飞期,环城四区紧随其后,全市大部地区杨柳絮将加剧扩散。漫天飞舞的白色“雪花”,虽意味着春天的到来,但对过敏人群来说却是“会呼吸的烦恼”。
一、为什么春天会有飞絮期?
每到春天,杨柳树雌株就会释放出白色绒毛——这就是飞絮,它是种子的“飞行背包”,承载着植物繁衍的使命。杨柳树因易成活、生长快、养护成本低的优点,成为北方绿化的“主力军”。但随着气温回升(尤其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5℃),干燥晴朗的天气会加速雌株果实成熟,让这些细碎的绒毛从枝头脱落,化作漫天“飞雪”。这些绒毛作为种子的“翅膀”,最远可随风飘至1公里外安家,不过它们的“旅行”常给人类带来困扰。
二、过敏与呼吸系统的双重挑战
呼吸道:飞絮携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打喷嚏、鼻塞、哮喘发作,严重者可致呼吸困难。
眼部:飞絮入眼可能引发结膜炎,表现为红肿、流泪,若揉搓严重时可能导致角膜擦伤。
皮肤:接触后引发瘙痒、荨麻疹,尤其是儿童和特应性皮炎患者。
三、科学防护方法
1. 每天10:00-16:00是飞絮最活跃的时段,建议过敏人群尽量避免外出。可选择清晨、傍晚或雨后等飞絮较少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2.呼吸道:佩戴N95或医用外科口罩,确保密合性,阻挡飞絮和过敏原。
眼部:戴护目镜或防风镜,骑行时尤为必要。
皮肤:穿长袖衣物,戴帽子,避免直接接触飞絮。
3.回家后立即洗脸、漱口,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衣物用滚刷或湿布清理,避免拍打致飞絮二次扩散。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环境健康与公共卫生所 吴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