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的摄入和排出在机体中维持着动态平衡,饮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机体的水合状态,不利于机体健康。今天让我们来问问DeepSeek,一起学习正确的日常饮水方式吧!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推荐,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约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约1500毫升。
同时,机体对水的需要量受年龄、性别、身体活动水平、膳食结构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具体饮水量可参照下表。不同环境下,如高温、高湿、寒冷、高海拔等特殊环境,我们身体对于水分的需求也会发生改变!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日常生活中,健康成年人的正常尿液颜色是略带黄色透明,当饮水过少时,尿液颜色会随缺水程度增加而加深,可对照下图观察尿液情况,进行补水。
在进行身体活动时,要注意身体活动前、中和后水分的摄入,可分别喝水100~200ml,以保持良好的水合状态。
出现口渴已经是身体明显缺水的信号,要避免出现口渴现象,应主动喝水。
喝水可以在一天的任意时间,晨起和睡前可各饮1杯水,其他时间里每1~2小时饮1杯水,每杯约200ml,进餐前不要大量饮水,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饮水应小口慢饮,少量多次,每次约200ml。短时间内过量饮水,会快速稀释血液,增加心、肾等脏器负担,打乱人体正常的生理调节能力。建议饮水的适宜温度在10~40℃,65℃ 以上的热水是“2A类致癌物”,会造成口腔和消化道慢性损伤,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
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家里不储存含糖饮料,日常不把饮料当做水分的主要来源,白开水纯净无添加,省钱又健康!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人体水摄入量超过肾脏排出的能力(0.7~1.0L/h),可引起体内水过多,从而导致急性水中毒。正常人的肾脏、汗腺等具有强大的水排泄功能,极少发生水中毒,水中毒多见于疾病状况,如肾脏病、肝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因此患者应遵医嘱控制饮水量。此外,水需要量波动范围较大,受个体和环境等多因素影响,目前证据尚不足以支持制定水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此外,市面上见到的饮用水种类繁多,富氧水、富氢水、碱性水……价格也从一块到几十块、一百块不等。富氧水是指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活性氧的一种饮用水,声称具有一定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但目前并没有有力的科学数据支持这一观点。富氢水也叫水素水,指含有微量氢分子的饮用水,目前饮用富氢水是否能真正起到抗氧化、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还没有定论。碱性水是指pH值稍大于7的水,没有充足的证据显示喝碱性水可以治疗疾病。任何食物和水都不能代替药物来治疗疾病,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3]科普中国.1元、2元和几百块钱的瓶装水,差距有多大?今天总算是知道了…
[EB/OL]. https://mp.weixin.qq.com/s/uwvpRVVxjis6gKIpgR_d0A. 2022-4-9
[4]科普中国.经常把“苏打水”当水喝,对身体到底有什么影响?真相竟然……
[EB/OL].https://mp.weixin.qq.com/s/K33M98o9zqRs-wtIeRKVjg. 2025-1-19
作者:环境健康与公共卫生所 张可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