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简介 工作动态 机构组成 党群工作 科研发展 防病知识 政务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工作动态 >> 健康提示
2025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系列科普知识——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2025-04-30 17:21  来源:职业健康所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可能会接触到各种有毒物品,这些有毒物品若存放和处理不当,对劳动者的健康危害很大。我国最新修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于2025年1月20日起实施,该条例的修订进一步强化对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劳动保护,推动职业卫生管理的规范化,为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提供有力保障。

  作业场所常见的有毒物品有哪些?

  金属及类金属:铅、汞、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等;

  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甲醇等;

  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

  农药: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

图片

  有毒物品使用和存放需要注意什么?

  有毒物品必须附具说明书,如实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分、存在的职业中毒危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中毒危害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有毒物品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将有毒物品按类别分开储存,不同有毒物品之间保持适当距离存放,特别是化学性质相抵触的物品,避免相互接触产生化学反应。

  有毒物品的包装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并加贴有毒物品安全标签。储存设备应明确标示有毒物品的性质、名称和浓度,确保易于识别。

  建立有毒物品台账,记录有毒物品的名称、数量、储存位置等信息,定期对有毒物品储存场所进行检查和维护等。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需牢记

  源头控制:

  原料替代: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毒物品,应尽可能使用无毒物品,需要在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时,应优先选择使用低毒物品。

  工艺革新:改革工艺过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有毒有害物的产生和逸散。生产过程应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防止毒物的跑、冒、滴、漏,减少劳动者接触毒物的机会。

图片

  作业场所要求:

  隔离: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通风:确保作业场所安装有效的通风装置,特别是在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

  报警装置: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以便在有毒物质泄漏时迅速采取措施。

  警示标识:有毒物品的存放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如黄色区域警示线和中文警示说明。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

  应急撤离通道:在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劳动者能够迅速撤离。

图片

  个人防护装备:

  为劳动者提供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呼吸防护器、防护眼镜、防护服和皮肤防护用品等。确保防护用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对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和维护。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淋浴间和更衣室。

  职业健康监护:

  定期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妥善安置有职业禁忌和健康损害的劳动者。

图片

  职业卫生管理: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制定和完善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对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定期对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风险隐患。

  职业卫生培训:

  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培训,督促劳动者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提高劳动者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应急救援:

  用人单位应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应急救援设施,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条例》规定,加强作业场所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同时,劳动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并掌握有关职业卫生知识和防护措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作业环境。

  参考文献

  [1]《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797号,2025年1月20日起修订实施.

  [2]施倚.有毒有害作业的范围及主要事项有哪些规定[J].劳动保护,2014,(06):115.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职业健康所 李旭东

相关信息

帮助信息 | 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越道6号   电话:022-24333453   邮编:300011
津ICP备11005889号-4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385号  网站技术支持:津云(022-23601701)
政务服务热线: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