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4月30日修订通过,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哪些内容与艾滋病有关呢?小编给您一一道来。
总体来说,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在3个维度“升级”:
1.防控更科学(措施要精准适配)
2.保障更有力(隐私+权益双重保护)
3.惩治更明确(故意传播零容忍)
作为社会的一员,这些关乎生命健康的硬核条款必须get!
✅ 人人有责条款 :任何单位与个人都得配合防疫工作!但防护措施会更有温度!如果您接到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调查电话,请给于积极配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该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
如果您发生过高危行为,不知道自己是否被感染了,请尽早接受HIV抗体初筛检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有利于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还可及时保护他人免受感染。
✅反歧视和权益保护条款:明令禁止对感染者的歧视!明令禁止泄露个人隐私、个人信息!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
根据国家政策,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可以享受免费的抗病毒治疗、定期的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检测。艾滋病并不需要隔离治疗,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做好定期随访检测、早治疗、坚持规范治疗对于个体保持良好的生命质量至关重要。
✅责任底线条款:故意传播艾滋病,法律绝不姑息!对拒不配合防控措施、不接受和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故意隐瞒传染病病情或传染病接触史,以及故意传播传染病等行为的处罚措施更加明确。如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故意传播艾滋病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生命的温暖力量。对于艾滋病防控而言,新的传染病防治法是"有力度更有温度"的法律升级,既要依法严防,更要消除歧视让每个感染者都能被温柔以待。
动动手指转发,让更多人知道:
法律护航+全民共防=终结艾滋流行
审核:于茂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