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简介 工作动态 机构组成 党群工作 科研发展 防病知识 政务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工作动态 >> 健康提示
【知识】了解梅毒检测,守护爱的健康
2025-02-14 15:59  来源: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

  今天是2.14情人节。在这个充满爱与浪漫的节日,我们不仅分享甜蜜与温馨,更应关注彼此的健康。性传播疾病,如梅毒,可能在不经意间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了解梅毒的检测方法,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爱人的一种保护。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梅毒及其检测的重要性。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所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性传播疾病,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产生多种临床表现,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经性传播是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同性和异性之间的性接触。在梅毒早期,其传染性最强。例如,一期梅毒的硬下疳和二期梅毒的皮疹中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在性接触过程中,这些螺旋体很容易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对方体内,从而导致感染。梅毒的诊断除了对临床症状的判断还需参考多项实验室检测结果,常见的梅毒检测方法主要为以下几种:

  一、梅毒血清学检测:当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4周~10周,血清中可产生一定数量的抗类脂质抗原的非特异性抗体(反应素)和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均可用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血清学检查是辅助断梅毒的重要手段。根据检测所用抗原不同,梅毒血清学试验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又称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试验),主要包括VDRL、RPR、TRUST等,这类试验操作简便、快速,成本较低,且可以用于梅毒的筛查、疗效观察和复发监测。但是特异性相对较差,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如疟疾、麻风等)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另一类为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又称梅毒特性抗体试验),包括TPPA、FTA-ABS、ELISA、CLIA、RT等,这类检测特异性高,但一旦感染梅毒,这些抗体通常会终身阳性,所以对梅毒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却不能区分是现在感染还是既往感染,也不能用于观察疗效。所以,临床上可根据实验室条件选择任何一类血清学检测方法作为筛查(初筛)试验,但初筛阳性结果需经另一类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复检确证,才能够为临床诊断或疫情报告提供依据。有条件时亦可同时做这两类试验。

  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结果解读:如果滴度≥1:8(不同实验室标准可能略有差异),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高度怀疑梅毒感染。滴度的高低与梅毒的活动性有一定相关性,滴度越高,病情可能越活跃。例如,在梅毒治疗初期,滴度可能较高,随着治疗有效,滴度会逐渐下降。阴性结果:一般可以排除梅毒感染,但在感染初期(窗口期),可能还未产生足够的抗体,导致假阴性。窗口期一般为2至4周,所以对于有高危行为但检测阴性的人群,建议在窗口期后再次检测。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结果解读:表明患者曾经感染过梅毒螺旋体,但如果患者已经经过规范治疗,此抗体仍会阳性,不能作为判断梅毒是否治愈的标准。阴性结果:基本可以排除梅毒感染。

  二、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螺旋体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有特殊的形态和运动方式。通过取患者硬下疳、扁平湿疣、黏膜斑等皮肤黏膜损害处的渗出物或淋巴结穿刺液,置于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直接查找梅毒螺旋体。如果在标本中发现梅毒螺旋体,可作为梅毒的确诊依据,是早期梅毒快速诊断的直接方法。但对技术要求较高,且梅毒螺旋体数量少或取材不当等因素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此外,这类检测不适用于晚期梅毒,因为晚期梅毒患者皮肤黏膜损害中的梅毒螺旋体数量减少,不易检出。

  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结果解读:如果在暗视野显微镜下看到梅毒螺旋体,呈细长、螺旋状、有规律的运动,可确诊梅毒感染,尤其是一期梅毒硬下疳阶段,阳性率较高。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梅毒,可能是取材不当、梅毒螺旋体数量过少或患者处于梅毒感染的晚期,皮肤黏膜损害处梅毒螺旋体消失等原因导致。

  三、脑脊液检查:当怀疑梅毒累及神经系统(神经梅毒)时,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脑脊液细胞计数、蛋白定量、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等。此项检测对于神经梅毒的诊断和病情评估非常重要。例如,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中细胞数和蛋白含量可能会升高,VDRL试验可能阳性。但是这是一种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穿刺部位出血、感染等。脑脊液检查细胞计数和蛋白定量:正常脑脊液细胞数一般为0-5个/μL,蛋白定量为0.15-0.45g/L。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可升高。但这些变化不是神经梅毒的特异性表现,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脑脊液VDRL试验:阳性对神经梅毒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此试验敏感性较低,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神经梅毒。

  四、分子生物学检测(如聚合酶链反应,PCR):通过检测梅毒螺旋体的DNA来诊断梅毒。可以对梅毒螺旋体的基因进行扩增,从而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可以检测多种标本,包括血液、皮肤黏膜损害处标本、脑脊液等。对早期梅毒、先天性梅毒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尤其适用于血清学试验不确定或疑似神经梅毒的情况。可以检测各种标本,如血液、羊水、脑脊液等。但是技术要求高,容易受到污染而出现假阳性结果。

  分子生物学检测(PCR)阳性结果解读:提示梅毒螺旋体感染,在先天性梅毒诊断中,如果检测到羊水或新生儿血液中梅毒螺旋体DNA阳性,对诊断有重要价值。阴性结果:一般可以排除梅毒螺旋体感染。

  预防梅毒,重中之重在于杜绝高危性行为,坚守健康的性道德规范。若不慎发生了高危行为,不要心存侥幸,应尽快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梅毒检测筛查。早检测,早发现,为早治疗赢得宝贵时机,通过规范的青霉素等药物治疗,多数梅毒患者能够痊愈,重回健康生活。在这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情人节,让我们用科学的知识和行动,守护彼此的健康,让爱更加纯粹与长久。

  

  作者: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 赵芳凝

相关信息

帮助信息 | 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越道6号   电话:022-24333453   邮编:300011
津ICP备11005889号-4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385号  网站技术支持:津云(022-23601701)
政务服务热线: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