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温急救类:
物理降温:
体温高于正常时可使用冷水、冰袋、冰毛巾、降温贴等物理降温;便携小风扇可以驱散炎热,提供舒适的环境。
解暑药品组合包:
解暑药品可缓解中暑先兆症状(头晕、乏力、多汗),但建议咨询医生,合理用药,不可盲目超量。
电解质补充剂:
大量出汗会导致钠、钾流失,运动饮料(如含电解质的矿泉水)或补液盐可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但需注意不能猛喝冷饮,以免刺激胃肠道引发痉挛、腹痛等不适。
二、防晒防护类:
高强度紫外线辐射会对皮肤和眼睛产生不良影响,准备遮阳帽、墨镜、冰丝防晒衣等,阻挡高强度紫外线。涂抹防晒霜,出汗后及时补擦;遮阳伞选择有防晒涂层款。
三、健康监测类:
慢性疾病患者应备有健康监测工具,加强血压、血氧、心率等指标的监测,如出现异常或病情波动,应及时就医。
四、生活保障类
合理使用遮阳帘阻挡阳光直射,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夏季室内适宜温度在22-28℃之间,适时开窗通风,搭配风扇促进空气循环。从高温的室外进入室内时,避免立即直吹空调或风扇以及用冷水冲澡。
五、特殊场景类:
户外作业人群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工装选透气、速干面料;急救包内配备解暑药品。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环境健康与公共卫生所 吴妍
审核:杜宇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