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简介 工作动态 机构组成 党群工作 科研发展 防病知识 政务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工作动态 >> 健康提示
食品添加剂之酸味剂
2025-11-03 13:24  来源:卫生检验检测所

  酸味剂是一类能赋予食品酸味,调节食品pH值,同时具备改善风味、防腐等功能的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中调控口感与品质的关键成分。   

  一、古今酸味的智慧实践

  早在古代,人们就发现了天然酸味物质的妙用。古人用醋(主要成分为醋酸) 调味、防腐,《周礼》中就有“醯人掌共五齐、七菹”的记载,这里的“醯”就是醋,用于腌制酸菜等食物,既提升风味又延长保存期。

  北魏《齐民要术》详细记载了制醋工艺,利用粮食发酵产生醋酸,这是早期天然酸味剂的典型应用,为食物增添了独特的酸爽口感。民间还会用乌梅、山楂等天然酸性果实制作饮品、蜜饯,利用其天然果酸调节风味,比如传统酸梅汤,凭借乌梅的酸味成为消暑佳品。

    

  二、现代酸味剂的多元世界

  酸味剂家族成员众多,它们各有各的“性格”和“特长”。

  1. 柠檬酸

  广泛存在于柠檬、橙子等柑橘类水果中,是天然酸味剂里应用极广的一种。现在工业上主要采用黑曲霉发酵蔗糖来生产。酸味温和、爽口,是应用最广泛的酸味剂。用于果汁、碳酸饮料、果酱和糖果等。

  • 苹果酸

  大量存在于苹果中,也存在于山楂、葡萄、梨等水果中。可通过发酵法或酶法生产。常用于苹果味、樱桃味等硬糖、果汁和乳酸饮料中,能增强水果风味。

  • 酒石酸

  主要天然存在于葡萄、罗望子等水果中,尤其是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酒石(酒石酸氢钾)是其主要来源。是葡萄风味饮料、糖果和发泡粉(如泡腾片)的关键酸味成分。

  • 抗坏血酸

  即维生素C,天然存在于许多水果和蔬菜中。可通过发酵法制备。除了提供温和的酸味,主要作为抗氧化剂和营养强化剂使用。用于果汁、果酱、肉制品等防止氧化褐变。

  •  醋酸

  通过乙酸菌发酵乙醇制成。我们食用的食醋就是其水溶液。是泡菜、沙拉酱、蛋黄酱、调味品等不可或缺的酸味来源。

  6. 乳酸

  广泛存在于酸奶、泡菜、酸菜等发酵食品中。通过乳酸菌发酵乳糖(如牛奶)或其他碳水化合物(如淀粉、葡萄糖)产生。用于发酵食品和饮料、糖果和面包中。

  7. 富马酸

  天然存在于牛肝菌、地衣以及一些草药中。以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通过催化异构化反应生成,也可由微生物(如某些真菌)发酵产生。常与柠檬酸、苹果酸等复配,用于饮料、糖果、果冻、烘焙食品中调节风味;同时因能降低食品pH值,也兼具一定防腐保鲜作用。

  8. 琥珀酸

  天然存在于琥珀、未成熟的葡萄、大黄以及一些贝类(如干贝)中。也可通过微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法产生。常用于饮料、调味品、肉制品中,既能调酸又能提升风味层次;同时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口感和稳定性。

  9. 磷酸:天然存在于牛奶、肉类、坚果等食物中,可通过化学合成生产。可用于碳酸饮料(如可乐类)、果汁饮料、运动饮料中调节风味,提升口感层次。也可以控制食品pH值,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保质期及稳定面团酸碱度等。

  三、酸味剂的功能与安全

  酸味剂的作用不仅是赋予食品酸味,还能调节食品pH值,抑制微生物生长,起到防腐作用;增强风味协调性,使甜味更柔和、香味更突出,形成独特的清爽口感;改善食品质地,在糖果中,酸味剂可以控制糖的结晶,防止返砂;保持食品颜色,许多天然色素(如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度下会呈现不同颜色。酸味剂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酸性环境,保护食物鲜艳的色泽,防止其因氧化而变褐、变暗。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实行严格的国家标准管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明确了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只要按照标准使用,酸味剂是安全可靠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从古代天然果酸到现代多样的天然与合成酸味剂,酸味剂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不断发展,既承载着传统饮食的风味记忆,又推动着现代食品风味的创新,为我们的舌尖带来了丰富的“酸”趣体验。

  图片由AI生成

      作者:卫生检验检测所 张一弛

      审核:钱智勇

相关信息

帮助信息 | 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越道6号   电话:022-24333453   邮编:300011
津ICP备11005889号-4,1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385号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网站技术支持:津云(022-23601701)